查看原文
其他

张鹏举 韩冬青 李保峰 孔宇航 李振宇 | 饮水思源 感念师恩

教师节特辑 CA当代建筑 2022-12-14

从踏进校园到步入社会,

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位难忘的老师,

在困顿时给予我们鼓舞、

在迷茫时为我们指点方向。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
在教师节来临之际,

我们邀请了5位建筑界知名教授,

分享他们与老师之间难忘的故事。

心中怀感恩,所遇皆温柔。

衷心祝愿所有老师节日快乐




追忆李大夏老师

张鹏举
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

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



教师节又到了。13年前的9月是李大夏老师离开我们的月份,我不免又忆起那年与李老师的种种。
2009年5月,经过近一年的工作,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筹建完成,建筑馆竣工揭牌,同时迎接评估专家进校考察。退休多年的李大夏老师专程从上海回到学校,做了一场以评估为主题的演讲,颁发了首届“李大夏奖学金”,并参加了评估的全过程。
这次回校,李老师是带着病的,返回上海后立即住进了医院,被确诊为肺癌。治疗期间,李老师不断询问评估结果,在病情严重到说话不便时,就用手机信息与我交流。我保留了李老师这一期间的全部信息,摘录其中一条:
“鹏举,病情的发展完全非我所料,你大体已知。人生苦短,实是无奈!你这段时间太累,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。这些年积累了一些原版外文书,想送给新学院,不知可否?”
当年7月,我专程去上海看他。那天李老师显然有所准备,半躺在病床上,身体消瘦得厉害,头发全白,但梳理得整齐,精神状态很好,总是微笑着。因在吸氧,加之身体虚弱,李老师说话并不多,但话题几乎都是学院、评估和学生。
于我而言,李大夏先生是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。20世纪80年代末,没有李老师的鼓励,我不敢奢望去南京工学院深造;20世纪90年代初,没有李老师的邀请,我不会回到内蒙古工作。我很怀念这位尊敬的引路人。

我的博士生导师鲍家声教授

韩冬青  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、总建筑师




1991年,我考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,导师是鲍家声教授。

记得我拿着刚刚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——《皖南村落环境结构研究》(导师孙钟阳教授),忐忑不安地去见鲍老师。老师见我很紧张,于是问我:“抽烟吗?”我回答:“不。”老师说:“那你喝茶,我看看你的论文。” 约一刻钟时间后,老师说:“时间不充分,不好评价。但看你这论文,素材大都来自现场调研,这些钢笔画是由你自己画出来的,无疑对项目的加深理解是很好的,文章的结构也算清晰。你准备考试吧。”

因为我是博士研究生,老师经常让我带着硕士研究生一起学习建筑设计。我们在他的指导下研究开放建筑的理论和方法,并同时进行项目实践。他教我应该怎样把团队协调起来,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,还要懂得建筑设计是一门合作的艺术。他甚至会派我去独立汇报竞赛项目。我那时没有这样的经验,这种安排对赢得项目是很危险的。可见,老师把输赢放在培养学生的后面。

鲍老师的严格是出了名的,但凡有做事马虎的表现,必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,所以,平时学生们都比较“老实”。到了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,老师会使出各种活跃气氛的法子。记忆中那段时间的各种讨论时常是在一片云雾中展开的,没了辈分大小,大家可以畅所欲言。不过,和鲍老师在一起最轻松的记忆,是每年元旦去鲍老师家吃喝的时候。师母龚老师会准备足够的荤菜,保证小朋友们吃喝玩耍,尽兴而归。

那时没觉得这些时光有什么特别的。但时间长了,便觉得意味绵长!


以“非正规”教育方式令我“开窍”的Hermann Schröder先生

李保峰 

《新建筑》杂志社社长

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



1988年,我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做助教,当时的院长是赫尔曼·施雷得(Hermann Schröder)。先生是成功的德国建筑师,也是温文尔雅的学者。他反对英雄主义的设计,常常告诉我们,建筑设计就是设计生活,因此要注重身体性体验,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。像我这种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学习建筑、几乎只知道四位大师且充满英雄主义情结的年轻人,对此感到非常不解。先生采用“非正规”的教学方式教育我们,他带我们体验慕尼黑充满生活气息、不出名的街巷,对比“板着面孔”“道貌岸然”的Ludwig大街,实践后再去学习雅科布斯的书,这样我们就对书中内容有更深的理解。随着阅读和思考的不断深入,我逐渐认可、并持续践行着先生的这种价值观。

先生带我们去郊外咖啡馆喝咖啡,问我们是否觉察到环境的不适,我们虽身高不同,但坐下来后都觉得眼前那根木横梁正好遮住了视线,这种现场的case study使我们永远记住了在1.2 m高度设置水平构造的忌讳。

暑假之前,我请先生给我列一个书单,先生却给我一个城市建筑列表,先生说:“作为第一次出国的中国建筑师,为何不出去体验真实的建筑,却要在家闭门读书呢?”按照先生的建议,我买了欧洲火车月票,开始了欧洲“流浪”。我因为资金有限,大部分地方都是步行前行,以身体行进的速度来体验真实的城市尺度。我们这代人读大学时没条件出国,考研究生时凭着良好的记忆可将那些伟大建筑的数据倒背如流,自以为背下来就是理解了,但当我看到真实建筑时,竟然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,尤其是尺度,那些背的滚瓜烂熟的抽象数字竟然无法与眼前的真实建筑产生联系。当我进入汉斯·夏隆(Hans Scharoun)设计的真实建筑时,更是产生了强烈的疑惑:那些图纸上莫名其妙的“乱”线条怎么会与如此迷人的空间存在着所指、能指的关系?我意识到,know(知道)不等于understand(理解),understand(理解)不等于experience(体验)。总而言之,设计是不能仅仅从书本里、学校中学习的。

如果学习设计一定有个如钥匙开锁一般的“开窍”瞬间的话,我的“开窍”是赫尔曼·施雷得(Hermann Schröder)先生以“非正规”教学方式促成的。


恩师难忘——罗伯特·里弗斯先生

孔宇航
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


人的一生中,会有很多人进入你的生活:求学时的导师、工作中的同事、执教时的弟子们。然而终生难忘并由衷感恩的人却是可数的。罗伯特·里弗斯(Robert Livesey)是我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时的导师。我对设计的兴趣、教育的执着,以及学院管理的行事方式与目标追求,可以追溯到这位恩师。罗伯特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与耶鲁大学,毕业后以杰出的成绩被选派罗马深造,自32岁起,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历任系主任、院长。在20世纪80年代,纽约五位建筑师世界闻名。作为美国中西部的建筑系主任,罗伯特竟能在三年里邀请彼得·艾森曼、查尔斯·格瓦斯梅、丹尼尔·里伯斯金三位国际著名建筑师给我们上设计课,使学生见证了顶级大师的风采。作为评图教师,他锐利地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,从不留情面,真心期望学生的设计能力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得到提升。他培养了我们自我批评的思维方式与团队协作的精神。

1987年,我们去米兰参加国际建筑展,他开车带领我们参观了七个城市,并进行历史讲解。期间,我签证遇到了问题,他让其他学生自由活动,陪我去办理签证。留学期间,我决定申请哈佛大学继续深造,他主动提出为我写推荐信……一件件事情尤在眼前。罗伯特是杰出的美国建筑教育家,工作时严肃认真、一丝不苟,闲暇时谈笑风生。老师与学生相遇是一种缘分,在青春时光遇到一个能指引人生方向的导师是人生之幸事。祝所有工作在建筑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节日快乐!


从游传承,感念恩师——陈从周教授

李振宇

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

长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享建筑工作室(ASA)主持人




在我的房间里,一直挂着一幅墨竹。这是我研究生导师、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所赐,题款写道:“画竹须随势,营造亦然,艺之理也。振宇弟玩之。戊辰,从周。”陈先生指导我们时,最强调三点:传统、从游、创新。传统,从爱家、爱乡做起,进而敬业、爱国。一入师门,陈先生会问我们:“你是哪里人?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的?知不知道自己的家史?”先生听我说是江苏常州人,就考我有关的历史人物、风物艺文,从延陵季子、苏东坡,到赵瓯北、盛宣怀。陈先生喜欢黄仲则的诗和恽南田的画,嘱我好好研读。他说:“中国园林建筑与诗词、绘画、书法、戏曲是一个整体,是彼此相通的,要热爱传统中国文化,将其融入到专业工作中。”从游,是陈先生坚持的教育方法。古人教学,就像大鱼带着小鱼在水里游那样。陈先生强调老师要和学生多相处。我们经常在陈先生的客厅里看他写字、作画,听他讲专业理论,讲建筑界掌故,讲造园、护园心得,陪他接待客人。耳濡目染,是价值观和艺术品味的教导。先生去豫园工地,到浙江、山东出差,有机会就带我们去接触项目,接触社会。创新,是陈先生治学的追求。他反复指出,学问就是两条标准:一条是观点性,一条是资料性。在研究的基础上要有新的学术观点提出来,要发现第一手资料,不要“炒冷饭”,也不要做“盖浇饭”。陈从周先生的代表作之一——《说园》,陈先生把观点鲜明的讲稿发展成五个篇章,不拘泥于格式,作品小楷缮写,中英文对照,辅以园林册页,形式与内容都充满新意,令人敬佩。又到教师节了,回想起陈先生的种种教导,感念至深,受益终身。今天,我也是老教师了,二十多年里指导了百名研究生。我一直努力践行陈从周老师教学的三个要点——重视传统,坚持从游,追求创新,决不辜负陈老师及其他各位老师对我们的教诲。


精彩回顾点击阅读
编辑/杨易   校对/张倩   审核/张隽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